安全快捷,随叫随到 

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

18618261722

行业新闻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
物流人力成本上升,企业未来路在何方?

作者:ycadmin2017   时间:2019-07-25 08:49  来源:未知  浏览:
 

物流行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,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同样很大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在2018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中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为50547元/年,略高于全国49575元/年的平均水平,其增速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。不过这背后所付出的是较高的劳动强度,有数据显示,“快递小哥”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,48.9%的“快递小哥”每周只能休息一天,而且近一半的快递员每天工作时长为10至12小时,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占比21.4%。

再来看货车司机。有数据显示,每天驾驶时间10小时以上的司机已达三分之二以上,占比为67.53%,其中行驶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的司机占比也超过三分之一,达38.56%。

还有数据显示,采购与供应链领域的员工在类似行业跳槽时平均加薪15%,而且薪酬福利是其衡量职业机会时考量的第一因素。因此通过降薪达到降低人工成本这一方式基本上是不可行的,我们需要找到其他应对用工成本上涨问题的办法,进而从人工成本中释放出更多利润。外资企业可以搬离中国,作为土生土长的民营物流企业,我们又该当如何?

北京朝阳区物流公司了解到在快递的分拣、配送环节,往往是劳动力密集、用工成本高且效率不佳;在配送中心的成本构成中,直接参与分拣操作的人力占到45%左右,另据了解,仓储分拣人员一天弯腰次数在3000次左右,由于体能消耗较多,一般工作4小时后其效率便直线下降。后为解决这一运作痛点,京东物流、苏宁物流开始尝试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,用于辅助分拣搬运,可以将员工的高效工作时间延长至8小时及以上,提升产出效率。(北京物流公司转载)












分享到: